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元好问最出名的诗词_元好问最著名的诗词

zmhk 2024-05-13 人已围观

简介元好问最出名的诗词_元好问最著名的诗词       谢谢大家对元好问最出名的诗词问题集合的提问。作为一个对此领域感兴趣的人,我期待着和大家分享我的见解和解答各个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元朝的古诗词有哪些?2.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名句描写的是什么?

元好问最出名的诗词_元好问最著名的诗词

       谢谢大家对元好问最出名的诗词问题集合的提问。作为一个对此领域感兴趣的人,我期待着和大家分享我的见解和解答各个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元朝的古诗词有哪些?

2.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名句描写的是什么?

3.闲侃古诗之美: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4.元好问的(过雁丘)及他的诗词,请提供

元好问最出名的诗词_元好问最著名的诗词

元朝的古诗词有哪些?

       元朝人管道升的《我侬词》

       你侬我侬,忒杀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摸鱼儿⑴·雁丘词 

       作者:元好问(金末元初) 

       乙丑岁⑵赴试并州⑶,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⑷,号曰“雁丘”⑸。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⑹,今改定之。 

       千山暮景,只影向谁去?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⑺? 

       天南地北双飞客⑻,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⑼。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向谁去⑽?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⑾。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⒀。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⒁,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名句描写的是什么?

       元好问----《摸鱼儿》

       问世间 情是何物 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 离别苦

       是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 寂寞当年萧鼓 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磋及 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 未信与

       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 来访雁丘处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相信大多数读者都曾听过这几句凄绝优美的情词,就连笔者十数年前年轻时夹于桌垫下的情侣剪纸也有这几句,可见好诗好词之所以能传世不堕必定有其道理,但虽晓得大家所见版本大不相同,不过笔者当然也并没有为这首词下过什么工夫,直到有一天……

       辛巳农历年前,遥光兄忽然转寄了封信说有读者对某一首词之版本提出问题,要笔者帮他解决一下,真是的!居然丢给笔者这么伤脑筋的苦差事。尔后笔者趁过年前的空挡回了封信给他对于此词约略的见解,然而笔者手边关于元好问这阕词的资料不多,故也不敢说结果是对的。

       基于本身对诗词的爱好与好奇心驱使下,年后陆续到许多书局去坐拥暂时的五车之富,可惜坊间虽有不少元好问诗文集,但属于词作方面的资料却相对稀少,故笔者仅就目前可得的资料就版本差异勉强稍作说明,希望能因此引起大家研究的兴趣。同样的,笔者不敢说以下所得的绝对正确,此点祈请各位读者特别注意与包涵。

       元好问(西元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金代秀容县人氏(即今之山西省忻州市),七岁能诗。宣宗贞佑年中,蒙古挥军南侵,元好问为避兵祸南下,居福山县(今河南省宣阳县西六十里)。三十二岁进士及第,时为兴定五年,后金亡不出仕,自号遗山真隐。与李治、张德辉友善,时号龙山三友。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缪钺一九三五年曾于国风期刊中对于元好问有一段评论:“金自大定,明昌以遗,文风蔚起,遂於蔚末造笃生遗山,卓为一代宗师。其诗嗣响子美,方轨放翁,古文浑雅,乐府疏快。国亡以文献自任,所着壬辰杂篇虽失传,而元人纂修金史,多本其书,故独称雅正。诗文史学,萃於一身,非第元明之后无与颉颃,两汉以来,固不数数觏也。”这一段大意是评价元好问文学方面的造诣著作以及其在宋元之间的声望。

       基本上,元好问真可算是大诗人了,据郝经所撰遗山先生墓志铭说他的诗作“共千五百余篇”,这当然是在没有佚失的情况下为数。至于词方面,也有三百多之谱。虽然元好问填词的造诣或许并不在诗作之上,不过有一首词倒是获得相当多人的喜爱与共鸣,那就是摸鱼儿━雁丘辞,这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对象。

       根据元好问对这首词所作的小序:“乙丑岁赴试并州(按缪钺教授考定,当时元好问十六岁间),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作无宫商,今改订之”,因此应是元好问后来以赴试当时旧作修改的,至于订定年

闲侃古诗之美: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元朝著名的文学家元好问有一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描写的是大雁这名句出自他的词作摸鱼儿雁丘词。作者在科考赴试途中见到猎人将一对大雁射下一只,另一只在空中盘旋哀鸣确信伴侣已死,当时诗人听闻了一只大雁因为自己的伴侣被捕杀而殉情而死的故事,便买下这对大雁将它们合葬并写下了这首词。

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铭文

       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铭文指的是大雁,元好问作这首词的时候其实才16岁去太原赶考,在汾河岸边遇到一位猎人,猎个人告诉了元好问一个奇异的故事说他几天前捕获了两只大雁,雄雁呢脱网而出雌雁则被束缚在网中猎人将雌雁带回家雄雁凝望着网中的雌雁,亦在网中呜咽不吃不喝后来猎人杀死了雌雁。

元好问的(过雁丘)及他的诗词,请提供

       闲侃古诗之美: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全文如下: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元好问跟俺一样,也是胡人,不过他的血统却出自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国籍是当时的金国,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中了进士。金国亡了之后,誓不仕元,回老家埋头写书,颇有骨气。从这首摸鱼儿即见其文笔不凡。

       赋诗填词,正文前面给个序实在是好习惯,俾读者明了诗中感受何来。俺习作诗词最好写序,诗友们凡对俺诗词不满且又想给俺个台阶下的常说:“此篇的序比诗写得还好!”

       元好问这序里都说的啥呀?他说呀:有一对大雁,男的被猎手网杀了,女的虽脱网,却不忍离去,最后从高空一头扎到地上,殉情自尽了。元好问好生感动,赶紧花银两把这对夫妻的遗体葬于汾河岸边,还放了块石头做墓碑。心有不忍,最后又写了这首《雁丘词》算作祭文。后来发表这首词的时候,他还谦虚了一下:“俺早先的草稿格律不符,这次修改后定稿。”其实俺细看,他开头那一行格律还是有问题,哈哈

       其实只要诗意好,格律有点儿小问题真不算啥,苏轼的《大江东去》格律也有小毛病,但没有人计较,为啥,人家诗写得太教读者热血沸腾了。咱们别跑题儿,接着说这第一行的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这一行写得好!好在哪里?

        一是出新:请大家记住,在汉语圈子里,是元好问第一个提出“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个要害问题的。之前的人们也偶尔会爱得要死要活,可就是没有自问过为啥?

        二是这一句话为全篇定调并带动了全篇,堪称诗眼。就像啥涅?就像你走在荒郊中不知所之,突然那边一声惊雷,你奔了过去,却是悬崖,往下一看哪,崖下原来还藏着一片秀丽的峡谷,峡谷里桃花盛开,清瀑激荡...

        正是因为这第一行把全篇的格调拔高,才让一篇叙事抒情的诗进入了人生哲理思考的范畴,它让人们设想:人间要是没有了这个“情”字,生与死的味道是否会变得淡薄?

        这第一行一出,下面想写不好都不可能了。喜欢古典诗词的同学们注意了:凡写诗词,第一笔一定要求新,万不可秋啊,愁哇,不住楼也上楼,没有船的也登舟,跟着古人亦步亦趋,要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真实的情感,实在写不出,就写写实事,写写美国大选,写写老川,反正写美国总统没人禁。呵呵

       接下来元好问就想象这一对情雁的身世了: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介两行单说他们二人一直过着平淡的人生,天涯海角,春暖冬寒,到老还是比翼不分,多感人哪,三年之厌、七年之痒等恶习,人家全木有。接着说到他们一生中也有重逢的欢乐和离别的愁苦,而且也有耳鬓厮磨儿女痴情的时光。俺特别要指出的是“儿女”二字的用法,见有网人竟然把“就中更有痴儿女”理解为“他二人也生有儿女”啥的,实在是不知古人炼字炼句之妙,“儿女”乃“儿女私情”之省略,就如俺上篇所说的“婵娟”可为“婵娟之貌”之省略一样,不可不查。上片最

       后一行是: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因为就要过片了,这最后一行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笔法须有转折。元好问这一行写得妙不可言。一句“君应有语”让读者一愣:“君”是谁啊?“君”就是后来殉情的那只母雁。元好问就大胆想象了,这只母雁在下决心殉情之前会诉说些什么呢?只听这只母雁遥对那只死去的公雁说:

        俺的夫呀!你走了,就剩下俺一个人,这万里层云,千山寒雪的,再遇到难处,可让俺找谁去呀?5555,俺不如...

        见过农村出殡的网友最容易理解这一行了:老翁死了,老妪坐灵前哭诉:“老冤家啊,你走了倒省心了,留下这个烂家可让我肿么办哪?5555。”元好问这一行正是这类情景的翻版。可见他誓不仕元回到乡间,却让他了解到了民间的疾苦。

       过片采取了**蒙太奇的手法,省去了母雁头冲下往地上跌来的壮烈牺牲等场面,只见镜头中的元好问立起身,拍打着沾在袍子上的黄土,镜头前移,一座情雁的坟墓-雁丘进入了观众的眼帘,镜头逐渐拉开,展现出远景: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雁丘在汾河岸上,此地汉武帝曾经路过,当年一派箫鼓。如今已荒凉了,满眼平楚,泛出野烟。“平楚”是啥玩意儿?草丛树丛是也,看到“楚”字那草字头了吗,这就是咱们汉字的学问,一看模样儿就知道啥意思了。

       招魂楚些何嗟及,

        这一行则说明元好问非常喜欢读《楚辞》,《招魂》正是屈原所写,句中常以语助词“些”字结尾,读为suo,大意近似现代的“啰”。有人问了:“‘楚些’的‘楚’是啥意思?可有草字头啊。”答:“这里“楚”字的意思是:凄楚。”哈哈。而“招魂楚些何嗟及”的意思是:现在悲戚地为他们招魂又有何用?

       只剩下

        山鬼暗啼风雨。

        “山鬼”是谁?她是屈原《九歌》中的山神,一位骑在虎背上的美少女。这里的“啼”字并非“啼哭”,乃叫声也,如“鸟啼、猿啼”等。全句的含义是:“美丽的山鬼还是自顾自地在风雨中呼叫”,与上句的“现在悲戚地为他们招魂又有何用?”的情绪完全吻合。有把“山鬼”解释为雁魂的,大误!

        尽管如此伤感,元好问还是为这一对雁做出了美好的祝愿: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虽然这对雁也不见得知道“情为何物”?但他们却“生死相许”了,所以他们伟大,也绝不会像莺儿燕儿的死后仅仅化成黄土而已,他们会被天下的有情人记住,为此老天也会嫉妒他们的。说到这儿,只见元好问一气呵成,挥笔写出: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元好问激动地说:就让俺给你们建这座小小的坟墓吧,让后代有情的文学之士,来你们坟前狂歌痛饮,尽兴地寻觅“情为何物”的答案吧!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试论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辞各版本的差异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相信大多数读者都曾听过这几句凄绝优美的情词,就连笔者十数年前年轻时夹于桌垫下的情侣剪纸也有这几句,可见好诗好词之所以能传世不堕必定有其道理,但虽晓得大家所见版本大不相同,不过笔者当然也并没有为这首词下过什么工夫,直到有一天……

       辛巳农历年前,遥光兄忽然转寄了封信说有读者对某一首词之版本提出问题,要笔者帮他解决一下,真是的!居然丢给笔者这么伤脑筋的苦差事。尔后笔者趁过年前的空挡回了封信给他对于此词约略的见解,然而笔者手边关于元好问这阕词的资料不多,故也不敢说结果是对的。

       基于本身对诗词的爱好与好奇心驱使下,年后陆续到许多书局去坐拥暂时的五车之富,可惜坊间虽有不少元好问诗文集,但属于词作方面的资料却相对稀少,故笔者仅就目前可得的资料就版本差异勉强稍作说明,希望能因此引起大家研究的兴趣。同样的,笔者不敢说以下所得的绝对正确,此点祈请各位读者特别注意与包涵。

       元好问(西元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金代秀容县人氏(即今之山西省忻州市),七岁能诗。宣宗贞佑年中,蒙古挥军南侵,元好问为避兵祸南下,居福山县(今河南省宣阳县西六十里)。三十二岁进士及第,时为兴定五年,后金亡不出仕,自号遗山真隐。与李治、张德辉友善,时号龙山三友。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缪钺一九三五年曾于国风期刊中对于元好问有一段评论:“金自大定,明昌以遗,文风蔚起,遂於蔚末造笃生遗山,卓为一代宗师。其诗嗣响子美,方轨放翁,古文浑雅,乐府疏快。国亡以文献自任,所着壬辰杂篇虽失传,而元人纂修金史,多本其书,故独称雅正。诗文史学,萃於一身,非第元明之后无与颉颃,两汉以来,固不数数觏也。”这一段大意是评价元好问文学方面的造诣著作以及其在宋元之间的声望。

       基本上,元好问真可算是大诗人了,据郝经所撰遗山先生墓志铭说他的诗作“共千五百余篇”,这当然是在没有佚失的情况下为数。至于词方面,也有三百多之谱。虽然元好问填词的造诣或许并不在诗作之上,不过有一首词倒是获得相当多人的喜爱与共鸣,那就是摸鱼儿━雁丘辞,这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对象。

       根据元好问对这首词所作的小序:“乙丑岁赴试并州(按缪钺教授考定,当时元好问十六岁间),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作无宫商,今改订之”,因此应是元好问后来以赴试当时旧作修改的,至于订定年份则不可考。

       言归正传,盖房子需要按图施工,作诗要按诗律来作,作词则需要按谱填词,这是认识、写作古典诗词很重要的一点观念,任何一种游戏都有所谓的“游戏规则”,同理,写作古典诗词也有写作古典诗词的游戏规则,既然是游戏规则便代表必须遵守这些规则以达到游戏的目的。但有许多人以为写古典诗词不需要“拘泥”于格律,其实这样的观念并不可取,也非常不正确,试想我们画图是不是还得在有限的彩笔和有一定大小的纸张作画呢?基于介绍元好问这一首词的必要与必然,我们必须先了解摸鱼儿词谱,否则元好问这首雁丘词大可随便写、随便人去改,不需要笔者再来试着还原他的面目了。以下笔者将摸鱼儿词谱详列于后:

       摸鱼儿,双调一百一十六字,有摸鱼子、安庆摸、买陂塘、陂塘柳等别名。

       (●仄声,○平声,⊙平仄皆可,◎仄韵,▲协韵)

       ●○○、⊙○○◎

       ⊙○○●○▲

       ○○⊙●○○●

       ⊙●●○○▲

       ○●▲

       ⊙●●○○、⊙●○○▲(可做⊙●●、○○⊙●○○▲)

       ○○●▲

       ●⊙●○○

       ⊙○⊙●

       ⊙●●○▲

       后阕仅起头二句与上阕一句(含豆)不同,其余相同。

       ○○▲

       ⊙●○○●▲

       ⊙○○●○▲

       ○○⊙●○○●

       ⊙●●○○▲

       ○●▲

       ⊙●●○○、⊙●○○▲(可做⊙●●、○○⊙●○○▲)

       ○○●▲

       ●⊙●○○

       ⊙○⊙●

       ⊙●●○▲

       好了,既然词谱找到了,笔者就来分析以下读者所提到的版本(虽然笔者还知有其他更夸张的版本)。

       摸鱼儿 雁丘辞 元好问

       问(世、人)间 情(为、是)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雁) 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 (离别、别离、离愁)苦 (就、是、个)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景、雪) (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 寂寞当年萧鼓 荒烟(台)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 山鬼(暗、自)啼风雨

       天也妒 未信(与、欤) 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愁)万古 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 来访雁丘处

       一、“问人间”:这一句应该是“仄平平”而且是一定的,所以“问人间”、“恨人间”格律上没有问题,但作“问世间”就大大的有问题,因为第二字不可以作仄。另外,使用“问人间”可与下文“情为何物”互相呼应,所以笔者认为“问人间”相较于“恨人间”为优。但也并不能说“恨人间”不好,基本上都有人采用。纽约李德儒先生谓此句怎样也不及“问世间”来得好,何况其词已不合律,于此亦然。此说倒是,毕竟“问世间”范围广大多了。不过,基本上我想大家应该留意之前小序所言“旧作无宫商,今改订之”,这句话其实包含无限可能。

       二、“情是何物”:这一句的第二字必须作平,所以“情为何物”比较正确,因“为”字可平读,而“是”不可平读。这句话虽然是问句,但因为有这一个问句所以整首词才有了骨血。

       三、“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常常被多加了一个“人”字,另外“教”字在这里应该平读。配合上句“情为何物”的问句,这首词有了生命,也有了对世间爱情充满无奈的叹息。

       四、“天南地北双飞客”:笔者见过有作“天南地北双飞雁”,因为“客”与“雁”同为仄声,所以比较没关系,但问题是究竟“客”好还是“雁”好?若以笔者粗略的见解,“客”字相较于“雁”字为佳,这当然是个人感觉上的偏好。为何笔者认为“雁”好呢?因为如此可以避免一首词过于披露,何况古人作诗填词常常是不直接言明的。

       五、“离别苦”:这一句格律是“平仄仄”,所以作“离别苦”比较正确。

       六、“是中更有痴儿女”:这一句不管用“就”或“是”都有格律上问题因此处须作平。但古人常犯律,难说何者为是,然而“就中”有“其中”、“就里”的意思,因此“就中”应该是比较正确的。另外还有一说是“个中更有痴儿女”。

       七、“千山暮景”:这一句不管用“景”或“雪”都无格律问题,唯各本大都作“景”。还有一点就是“万里层云,千山暮景”,与元好问另一首摸鱼儿━双蕖怨“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非常接近对仗的程度,另有许多词家于此也多对仗,故笔者对元词“千山暮景”是否也特地对仗抱持相当疑惑,若是作“千山暮雪”便有更多的对仗可能性,所以“千山暮雪”非常有可能。

       八、“只影向谁去”:这一句使用“只”或“只”都可以,因此处是平仄不拘的,且两字意义一般,但是用“只”声调上较好。另外笔者手边还有另一个版本“只影为谁去”,用“为”或“向”其实意义差不多。

       九、“荒烟依旧平楚”:这一句笔者手边有“荒台依旧平楚”,“台”、“烟”格律上虽可唯意义不同,这一点是满可疑的。“横汾路……荒烟依旧平楚”这三句与汉武帝汾河游所作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携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呜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见昭明文选)有点关连,及至有无此“台”(台)?观看秋风辞序所言:“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宴,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序中虽有言“祠后土”,但并没有提及任何“台”,故笔者并不敢推定,但作“荒烟”可也。至于“平楚”意则与“平林”同(见辞海)。

       十、“山鬼自啼风雨”:格律上“暗”与“自”也都可以。“招魂……风雨”这两句则取采材自屈原楚辞的九歌·山鬼和招魂篇。山鬼不是正神,可能像是巫山神女之类。“楚些”则是楚辞招魂句尾曰些,今夔、峡、湖、湘,凡禁梵句尾称“些”,即梵语“萨缚诃”,三字合言即“些”字,楚人旧俗也(见辞海)。总的来说这两句取材采用了楚辞中的许多东西。

       十一、“未信与”:“欤”字大约也说得通,不过“欤”字有疑问的意味,而且此句必须作豆。另外,“欤”通作“与”,语末助词(见辞海)。

       十二、“莺儿燕子俱黄土”:此句“俱”字是平声。这几句意思是说莺儿燕子都化作黄土不留痕迹了,而大雁对爱情坚贞的精魂却可以永留于世间,千百万年任由骚人墨客凭吊的。再则,元好问非常推崇苏东坡、辛稼轩的。这一句“莺儿燕子俱黄土”似脱化自辛稼轩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词的“玉环飞燕皆尘土”句。

       十三、“千秋万古”:此句以“千秋”较能与上下文互相呼应。不过“千愁万古”比较不会有意义重叠,而且“愁”阳平,“秋”阴平,用“愁”在此读来声律更美,此说倒也不无可能。基本上笔者认为是“千秋万古”,如同谓之“千秋万世”,唯此句须协韵而已。

       因此且不论犯格与否,根据个人主观感觉,下文是笔者较可接受的版本: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又按照摸鱼儿词谱的格律,基本上此词上阕于“离别苦”与下片“未信与”后应作一豆,且不协韵,但元好问这首和另一首摸鱼儿“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有相同犯律的毛病,因为他把“离别苦”和“欢乐趣”写成对偶协韵,独立一句,而“未信与”则协韵,与独立一句基本上没有差别,这是犯格的。

       另外按照摸鱼儿词谱“招魂楚些何嗟及”句是不用协韵的,而笔者对照诸家摸鱼儿作品,发现辛弃疾“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协韵,至于其他词人作品则无此现象,或许只是辛词一个失误也未尝不可能。因此,不管原作者才情如何,属于写作上的失误、或刻意为之都是有可能的,如上文所提及“欢乐趣,离别苦”或许也正是如此。

       再则,元好问此词最末“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缺少了无穷余韵,笔者认为是此词中最大的败笔,当然,仅是个人观点而已。

       拉拉撒撒讲了这么多,好像完全没有一个结论,其实没有结论或许也是不错的。因为笔者并不是元好问,这首词也不是笔者写的,是对还是错也只有原作者知道,笔者可不敢随便遽下定论,况且逝者以矣,有谁能把元好问由地下“招魂”呢?或者能找到词人手稿更好。

       题外话,在撰写这份文章之前,笔者常常感觉世界上再也没有中国文人这样好事的了!何也?因常有著书的人或者基于本身主观的见解、或者基于对世俗的逢迎,私下修改古人诗词作品。元好问这首雁丘辞当然不是中华文学瀚海中唯一被改得面目全非的一首,笔者早先也发表过对于李清照声声慢━秋情“堪”字解,其便是一例。改得好、改得合乎原诗词的意味当然足见译者的功力,但最夸张的是胡乱修改一通,而且也不严谨,更何况如此将增加还其面目的艰难,岂可不慎乎?

       好了,关于“元好问最出名的诗词”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元好问最出名的诗词”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