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子衿》原文注音_《子衿》原文注音朗读

zmhk 2024-05-13 人已围观

简介《子衿》原文注音_《子衿》原文注音朗读       非常欢迎大家参与这个《子衿》原文注音问题集合的探讨。我将以开放的心态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多样化的观点和角度,以期能够启发大家的思考。1.佩是什么意思

《子衿》原文注音_《子衿》原文注音朗读

       非常欢迎大家参与这个《子衿》原文注音问题集合的探讨。我将以开放的心态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多样化的观点和角度,以期能够启发大家的思考。

1.佩是什么意思

2.“嗣”的意思是什么

3.嗣音的解释嗣音的解释是什么

4.文言文就经典文段

5.诗经的经典名句、 最经典的几句、最好时代解释的、生词要注音的

6.为什么河对汉,绿对红?

《子衿》原文注音_《子衿》原文注音朗读

佩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佩用在名字上是什么意思 佩有三意

        动词,佩戴

        名词,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心悦诚服

        用在名字里,大多是可佩、敬佩的意思。

        解释来自新华字典,望采纳,谢谢!

        问题二:玉佩中对佩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 顾名思义,就是两玉佩是一对。

        见得多有龙飞对佩、龙虎对佩等。影视中经常见到用对佩认亲的镜头。

        现在社会很多人也都喜欢对佩,可以是至亲亲人也可以是情侣,意义很深。

        问题三:佩字意思 5分 (1) 挂,带:~带。~戴。~剑。 (2) 古代系在衣带上的玉饰:玉~。 (3) 心悦诚服:~服。钦~。敬~。可~。

        问题四:调佩是啥意思? 调侃 注音:tiáo/diào kǎn 释义:以言语戏谑嘲弄:你这是调侃我嘛! 发噱: 噱:大笑 使人发笑。

        问题五:佩服的佩是什么意思? 佩服――佩:敬佩。感到可敬可爱,钦佩。

        问题六:“调佩”是什么意思?“发噱”是什么意思? 调侃

        注音:tiáo/diào kǎn

        释义:以言语戏谑嘲弄:你这是调侃我嘛!

        发噱:

        噱:大笑

        使人发笑。

        问题七:铁佩的意思是什么? 是钦佩吧

        (汉语词语)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基本解释:尊敬佩服:令人钦佩的高尚品质。 词语分开解释:钦 : 钦 (钦) qīn 恭敬:钦佩。钦敬。钦慕。钦赞。钦迟(敬仰。旧时书函用语)。

        封建时代指皇帝亲自所 详细>>佩 : 佩 pèi 挂,带:佩带。佩戴。佩剑。 古代系在衣带上的玉饰:玉佩。 心悦诚服:佩服。钦佩。敬佩。

        问题八:佩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玉佩:玉做的配饰。琼琚:赤玉做的佩饰。①泛指玉制的佩饰。②对诗文作品的美称

        玉在中国的文明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五经通义》说玉“温润而泽,有似于智;锐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挠,有似于义;有瑕于内必见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坠,有似于礼。”孔子说“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他认为玉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君子的品节。《诗经》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句。古人给美玉赋予了那么多人性的品格,以至于到现在人们仍将谦谦君子喻为“温润如玉”。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罗缨”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所以《诗经》里有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描述女儿出嫁时,母亲恋恋不舍地与其束结罗缨,这就是“结缡”,它后来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清闻人《古诗笺》中把“美玉缀罗缨”解释为“以玉缀缨,向恩情之结。”古代女子为心仪之人的佩玉结缀罗缨,心意昭昭。

        问题九:佩的意思是什么 佩(pèi)佩带,把徽章、符号、手枪等戴在或挂在胸前、臂上、肩上或腰间。

        ⑴ (会意。从人[1] 凡巾。本义: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⑵ 同本义 [ornament worn as a pendant at the waist in ancient China]

        佩,大带佩也。――东汉?许慎《说文》

        佩声悄,晚妆残,恁谁整翠鬟。― ―《阮浪归》李煜

        青青子佩。――《诗?郑风?子衿》

        共王之服玉佩玉。――《周礼?王府》。注:“王之所带者。”

        遗余佩兮澧浦。――《楚辞?湘君》

        ⑶ 又如:佩玖(作佩饰用的浅黑色美石);佩i(有缺口的环形佩玉);佩珂(用黄黑色玉石制成的佩饰);佩衽(佩玉和衣襟)。

        ⑷ 姓

        问题十:聊佩什么意思 你确定这是一个词组,

        你确定这个词组有来历,

        好吧,麻烦你解释一下,

“嗣”的意思是什么

       短歌行带拼音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dui jiu dang ge,ren sheng ji he)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pi ru zhao lu,qu ri ku duo)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kai dang yi kang,you si nan wang)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he yi jie you?wei you du kang)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qing qing zi jin,you you wo xin)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dan wei jun gu,chen yin zhi jin)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you you lu ming,shi ye zhi ping)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wo you jia bin,gu se chui sheng)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ming ming ru yue,he shi ke duo)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you cong zhong lai,bu ke duan jue)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yue mo du qian,wang yong xiang cun)

       契阔谈?,心念旧恩。(qi kuo tan yan,xin nian jiu en)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yue ming xing xi,wu que nan fei)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rao shu san za,he zhi ke yi)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shan bu yan gao,hai bu yan shen)

嗣音的解释嗣音的解释是什么

       嗣,拼音sì ,作名词时有接续、继承、子孙等意思,也可作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词性变化。

       嗣,拼音:sì 注音:ㄙˋ 部首:口,部外笔画:10,总笔画:13 五笔86&98:KMAK  仓颉:RBSMR  郑码:JLAJ  笔顺编号:2512512251251  四角号码:67220  UniCode:CJK[1]

       动词

       (1) (根据隶定字形解释。形声。从册,从口,从司,司亦声。册,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的文书。口,口头命令。司,世代从事某专业。口、册、司联合起来表示“关于子承父业的皇帝批文”。本义:(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2) 同本义 [inherit sovereignty]。 嗣,诸侯嗣国也。——《说文》 舜让于德,弗嗣。——《书·舜典》 将使嗣位。——《书·舜典序》 (3) 又如:嗣王(继位之王);嗣君(继位的君主);嗣主(继位的国君);嗣位(继承君位);嗣皇(继位的帝王);嗣圣(新继位的皇帝);嗣临(继登皇位)。 越朕嗣服,起自田间。——明·钱谦益《袁可立授奉直大夫制》 (4) 继承;接续 [inherit;continue]。 嗣,继也。——《尔雅》 禹乃嗣兴。——《书·洪范》。传:“继也。” 其弟嗣书。——《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嗣位(继承君位);嗣产(继承子产的事业);嗣徽(继承善美的德行);嗣守(继承并遵守和保存);嗣芳(承继前贤者);嗣承(继承);嗣封(承袭先人而受封);嗣统(继承皇位);嗣武二祖(继承汉高祖、汉光武二祖的事业);嗣音(继续传其音信);嗣事(继续从事);嗣奉(继前人而敬受)。 (6) 过继 [adopt]。如:嗣母(继母)。 (7) 通“司”。主持,掌管 [take charge of;direct]。 阳人有夏商之嗣典,有周室之师旅。——《国语·晋语四》 若天之嗣,其事不可识,百姓浅然不识其邻。——《荀子·哀公》 远近高下,各得其嗣。——《管子·版法》

       名词

       (1) 君位或职位的继承人 [inheritor]。 今又不礼于卫之嗣。——《左传·昭公七年》。注:“新君也。”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左传·襄公三年》 及长当就国也。(王)立嗣子 融从 长请车骑。——《汉书·淳于长传》 (2) 又如:嗣子(帝王或诸侯的嫡子);嗣孙(承嗣的子孙);嗣体(承嗣之人);嗣适(承嗣的嫡子)。 (3) 后代 [progeny]。 夫晋侯非嗣也,而得其位。——《国语·周语上》 此君婆娑,政坐宦薄,著书未成,嗣息中绝。——明· 王世贞《与俞仲蔚书》 尝有壹男子,然无一日之命,至今无以讬嗣续,恨痛常在心目。——唐· 柳宗元《与杨京光凭书》 (4) 又如:后嗣;嗣人(子孙);嗣胤(子孙后代);嗣息(子孙);嗣继(子孙);嗣续(子孙世代继承)。 (5) 姓。

       形容词

       (1) 次,第二的 [second]。 载燔载烈,以兴嗣岁。——《诗·大雅·生民》 (2) 又如:嗣岁(来年)。

       副词

       接着,随后 [later on]。如:嗣后(自此以后)。[2]

       通假字

       嗣,通“贻”,音yí,给、寄的意思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郑风·子衿》

文言文就经典文段

       嗣音的词语解释是:1.保持音信。2.指连续传寄的音信。3.谓继承前人的事业,如响应声。

       嗣音的词语解释是:1.保持音信。2.指连续传寄的音信。3.谓继承前人的事业,如响应声。注音是:ㄙ_一ㄣ。结构是:嗣(左右结构)音(上下结构)。拼音是:sìyīn。

       嗣音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保持音信。引《诗·郑风·子衿》:“纵我不往,子_不嗣音。”郑玄笺:“嗣,续也。女曾不传声问我,以恩责其忘己。”朱熹集传:“嗣音,继续其声闻也。”⒉指连续传寄的音信。引宋曾巩《送钱生》诗:“去矣善自立,毋使嗣音稀。”⒊谓继承前人的事业,如响应声。引清陈_《对策·文选》:“唐宋元明,各有沿袭;班扬张左,孰可嗣音?”严复《<古今文钞>序》:“三十年以往,吾国之古文辞,殆无嗣音者矣。”

       二、国语词典

       继续传寄音讯。

       三、网络解释

       嗣音嗣音,出自《诗·郑风·子衿》,意为“保持音信”。

       关于嗣音的诗词

       《表海亭·大老悠悠不嗣音》《和人·天柱新诗缺嗣音》《戏赵元达·竹木王孙不嗣音》

       关于嗣音的诗句

       毋使嗣音稀为公缓轸歌嗣音毋使嗣音稀

       关于嗣音的成语

       克嗣良裘音信杳无北鄙之音知音识趣空谷跫音弦外之音渺无音信

       关于嗣音的词语

       罚弗及嗣渺无音信覆宗绝嗣弦外之音北鄙之音伫候佳音知音识趣空谷跫音音信杳无复宗绝嗣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嗣音的详细信息

诗经的经典名句、 最经典的几句、最好时代解释的、生词要注音的

       1. 急求经典古文段落

        经典古文名句249条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湛奥》)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33.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4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47.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4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5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5l.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

        (《苟子·劝学》)5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5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吕氏春秋·尽数))5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5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下》)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5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5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5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6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6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史记》)6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6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项羽本记》)6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6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68.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6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汉书》)7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家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7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72.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7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冯异传))7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7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76.不人虎穴,焉得虎子。

        (范晔《后汉书·班超传))77.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范晔《后汉书》)78.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小已。

        (曹操《龟虽寿》)7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8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

2. 我要上初一了,以前在小学对文言文类的阅读题做得比较少,古文中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而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②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③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④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

3. 初中课外文言文语段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 (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

        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

        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 ②平生于书 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④或答人简札 2. 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 4. 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阅读训练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 音: 义: ②辄以水沃面 音: 义: ③食不给 音: 义: 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 义: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 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① ② ③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

        (四)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

        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问不若人 ②迨能倍诵乃止 ③迨能倍诵乃止 ④咏其文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才美不外见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 用力多者收功远。 B. 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 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五)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 原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

4. 经典诗词课文文段谁知道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出自<<;诗经 小雅 伐木>>

        《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满赚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36、赚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5. 成语,文言文句子,要经典的,有意境的,越多越好

        1.情若似墨烟青花,又何畏顷刻春华。

        2.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若我白发苍苍,容颜迟暮,你会不会,依旧如此,牵我双手,倾世温柔。

        5.梦除非,往事追,流光飞舞人憔悴;胭脂褪,心似灰,朝朝暮暮素面对。

        6.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

        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青秋节。

        8.绕指柔情顿,刹那芳华瞬。徒留一曲相思恨,孤身无凭任。

        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头,半缘修道半缘君。

        10.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11.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12.毋须烦恼,终有弱水替沧海。

        1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14.都说你眼中开倾世桃花,却如何一夕桃花雨下。——恨醉《上邪》

        15.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16.我有相思不可说,素心一片难着墨。

        17.若有情,天涯也咫尺,若无情,咫尺也天涯。

        18.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9.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20.啼鸟惊魂,飞花溅泪,山河愁锁春深。倦旅天涯,依然憔悴行吟。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一生情,两难,三顾回眸秋水伤,一世寂,两残,三弦未谱续凄凉,雨如酒,云似梦,无晴更有情,墨染依旧情千劫,易结,难解。

        一指流沙,半世浮华,如今伊人已作他人嫁,何以泪婆沙?漫天洒落雪如花,是谁霜染成白发,不语含情去,只是心如麻,即是昨日悲欢霎那,何不将前尘放下,若是无了牵挂,请,许我四海为家。

        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死对于死者来说,是结束,是解脱。但对于活着的人来说,却是一种痛感生命飘忽的绝望和痛苦。

        墨绘生死情,染尽离别殇!——韩墨染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cn随笔网整理分享)

        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如是颠簸生世亦无悔。

        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蝴蝶很美,终究蝴蝶飞不过沧海。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渺渺时空,茫茫人海,与君相遇,莫失莫忘。

        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风华笔墨, *** 尘埃。便天光云影,不与徘徊。纵三千里河山,亦四十年蓬莱。青丝染霜,镜鸾沉彩。

        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经归来,归来无望。

        一本往事录,合上谁的归宿,谁盛开的烟花,在空中匆匆谢幕遗忘,记录,一本泛黄的书,行走停留,擦肩而过的幸福。

        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为什么河对汉,绿对红?

       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释义:桃花怒放,色彩明亮鲜艳如火。这位姑娘要出嫁了,会使夫家和顺美满。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出自:《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释义: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对象。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3、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释义:南方有乔木,我却不愿探林幽。汉水中有水美人在悠游,我心渴慕却难求。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出自:《诗经·卫风·硕人》

       释义:俊俏的脸蛋笑得很美,眉眼转动得令人销魂。

       5、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出自:《诗经·国风·召南·草虫》

       释义:登上高高的南山头,采摘鲜嫩的蕨菜叶。没有看见那个人,忧思不断真凄切。如果我已经见着他,如果我已经偎着他,我的心情就高兴了。

       6、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出自:《诗经·国风·邶风·谷风》

       释义:采了蔓菁采菲草,根本不体谅在下的根。规律的言谈不要违,与君同死心相连。

       7、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释义: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出自:《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释义:青青的是你的衣领, 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出自:《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释义: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采薇》

       释义: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短歌行》全文带拼音及翻译

       对于为什么“河对汉”有两种解释:

       1、河指的是黄河,汉指的是汉水(汉江),黄河对汉江。

       2、由于河可以借指银河,汉也可借指银河。宋代词人秦观的词《鹊桥仙·纤云弄巧》中有提及汉:“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释义是“纤薄的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

       该对子出自明末清初诗人李渔的《笠翁对韵》: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信奉道教,是道教徒。对于道教衰落,佛教兴盛多有不满。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夏李村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省如皋市)。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

       《笠翁对韵》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扩展资料:

       对联的演变脉络:

       一、对偶阶段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三国、两晋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其对偶句式已十分丰富。刘麟生在《中国骈文史》中说:“古今作对之法,《诗经》中殆无不毕具”。他例举了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韵对等各种对格的例句。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二、骈偶阶段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评价骈体文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一段为例: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全都是用对偶句组织,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古对偶名句。这种对偶句是古代诗文辞赋中对偶句的进一步发展,它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对偶不再是纯作为修辞手法,已经变成文体的主要格律要求。骈体文有三个特征,即四六句式、骈偶、用典,此其一。

       二是对偶字数有一定规律。主要是“四六”句式及其变化形式。主要有:四字对偶,六字对偶,八字对偶,十字对偶,十二字对偶。

       三是对仗已相当工巧,但其中多有重字(“之、而”等字),声律对仗未完全成熟。

       三、律偶阶段

       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曹魏时,李登作《声类》十卷,吕静作《韵集》五卷,分出清、浊音和宫、商、角、徵、羽诸声。另外,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创始人。

       一般的五、七言律诗,都是八句成章,中间二联,习称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对。这就是标准的律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笠翁对韵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李渔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对联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dui jiu dang ge,ren sheng ji he)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pi ru zhao lu,qu ri ku duo)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kai dang yi kang,you si nan wang)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he yi jie you?wei you du kang)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qing qing zi jin,you you wo xin)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dan wei jun gu,chen yin zhi jin)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you you lu ming,shi ye zhi ping)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wo you jia bin,gu se chui sheng)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ming ming ru yue,he shi ke duo)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you cong zhong lai,bu ke duan jue)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yue mo du qian,wang yong xiang cun)

       契阔谈?,心念旧恩。(qi kuo tan yan,xin nian jiu en)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yue ming xing xi,wu que nan fei)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rao shu san za,he zhi ke yi)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shan bu yan gao,hai bu yan shen)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zhou gong tu bu,tian xia gui xin)。

       翻译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的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般礼贤下士,愿天下英杰真心归顺我。

扩展资料:

       《短歌行》的创作时间,学术界大致有五种说法。一是在苏轼《赤壁赋》中“横槊赋诗”言语的基础上,《三国演义》称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这首《对酒当歌》,时间定在建安十三年(208)末。二是求贤说,出自张可礼《三曹年谱》:“抒发延揽人才之激切愿望,盖与《求贤令》作于同时。”时间在建安十五年(210)。三是宾主唱和说,此主张发自万绳楠,他认为此诗作于汉建安元年(196),曹操迁汉献帝于许都之际,曹操与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四是及时行乐说,但没有考证具体时间。此说由沈德潜发之,《古诗源》卷五:“《短歌行》,言当及时为乐也。”五是王青的作于招待乌丸行单于普富卢的宴会上的说法,时间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

       《对酒当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短歌行

       好了,今天关于“《子衿》原文注音”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子衿》原文注音”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