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词新闻 诗词新闻

从军行七首其四翻译_从军行七首其四翻译 王昌龄

zmhk 2024-06-03 人已围观

简介从军行七首其四翻译_从军行七首其四翻译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翻译的今日更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新,更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从军行七首其四翻译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探讨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1.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原

从军行七首其四翻译_从军行七首其四翻译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翻译的今日更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新,更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今天,我将和大家探讨关于从军行七首其四翻译的今日更新,让我们一起探讨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原文及翻译赏析

2.从军行。译文

3.出征前的豪言壮语诗句

从军行七首其四翻译_从军行七首其四翻译 王昌龄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原文及翻译赏析

       从军行七首·其四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七首·其四翻译及注释

        翻译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2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3独上:一作「独坐」。4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5新声:新的歌曲。6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7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8关城:指边关的守城。9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十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⑾龙荒:荒原。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唐朝 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⒀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⒁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 *** 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⒂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⒃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 唐朝 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⒄胡瓶: 唐代 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⒅敕:专指皇帝的诏书。星驰: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⒆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⒇烽:指烽火台。

从军行七首·其四赏析

         唐代 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著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 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濛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像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诗词作品:从军行七首·其四 诗词作者:唐代王昌龄 诗词归类:高中古诗、边塞、战争、壮志

从军行。译文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行,诗歌的一种体裁,从军行,写军队生活的乐府古题,王昌龄共写《从军行》七首,这是第四首。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描绘边地风光,借以渲染战争气氛。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豪。“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常被用来表现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中唐诗人戴叔伦写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雄豪诗句,同此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凉州词》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解:

       1、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韵译: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评析: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回答者:feiduo_2001 - 童生 一级 3-2 11:28

       ▲王翰《凉州词》赏析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赏析

       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睿宗景云元年(710)进士,玄宗时作过官,后贬道州司马,死于贬所。性豪放,喜游乐饮酒,能写歌词。并自歌自舞。《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尤以《凉州词》为人传诵。

       唐人七绝多是乐府歌词,凉州词即其中之一。它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这首七绝正是一首优美的边塞诗。边塞诗,若以对战争的态度为标准。可划分为歌颂战争与暴露战争两类。本诗所写战争的性质和背景已无可考,但从诗人感情的脉搏来体会,这无疑是一首反战的诗歌。不过它不正面描写战争,却通过战前饮酒这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悲痛情绪,用笔十分隐蔽曲折。

       首句设色艳丽,故意夸示饮宴之美:在晶莹透亮闪闪发光的杯子里斟满了葡萄美酒,战士们聚在一起准备痛饮了。写到这里,突然来一顿挫:“欲饮”而无奈“琵琶马上催”。这个上二下五的句式,妙在突然促成了文意的转折。马上的乐队弹起琵琶催人出发,这使得将士们心情大变,由热闹舒适的欢饮环境一下被逼到紧张激昂的战前气氛中。看来无法再饮酒了!可是,“醉卧沙场君莫笑”。第三句意又一转,告诉我们:这时虽然军令如山,却是催者自催,饮者自饮,而且下决定决心要“醉卧”。诗人似在代将士倾诉衷肠:管他呢,虽然出发在即,我们依然痛饮,不辞醉倒沙场,这种狂饮你们不会见笑吧?“君莫笑”三字,于顿挫之中一笔挑起,引出了全诗最悲痛、最决绝的一句,这就是结末的“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个诘问句,夸张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后果,道出了普遍性,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显然,这里所控诉的,已不止是将士们所面临的这一次征战,而是“古来”即有的一切由统治阶级为了自身利益而发动的驱使千千万万将士去送死的战争!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唐诗别裁集》说此诗“故作豪放之词,然悲感已极”。可谓深得作者用心。此诗的确流露了如当代论者所批判的消极情绪,但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残酷环境中,战士和诗人们对于无休无止的边庭争战,一般也只能产生这种悲痛的情绪,我们对此就不必苛求了。

       ▲王之涣《凉州词》赏析

       凉州词①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②

       春风不度玉门关。③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 排行七, 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 (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谤辞官,家居十五年。晚年出任文安 县(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为人慷慨有大略,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 龄、崔国辅等唱和,名动一时。靳能为作墓志,称其“歌从军,吟出塞,皎兮 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中”。《全唐诗》 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

       注释

       ①凉州词:《乐府诗集》卷七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引《乐苑》云: “《凉州》,宫曲名,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远进。”邝陇右道凉州,治姑臧 (今甘肃武威)。此诗用《凉州》曲调,并非歌咏凉州。 ②北朝乐府《鼓角 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下马吹长笛, 愁杀行客见。” ③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

       《凉州词》赏析

       此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首句“黄河直上”,有人 认为很费解,故易“黄河”为“黄沙”。然而“黄沙直上”,天昏地暗,那能 看见“白云”?其实,“黄河直上”并不难理解。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 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遥望 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在水天相接处突 起“万仞山”, 山天相连, 这是竖向描写。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 “一片孤城”,隐约可见。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 景。“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 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这“孤城” 显然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直上 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久住“孤城”,能无思家怀乡之情?这就引出了三 四句。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愁杀行客见”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 乡之情已明白可见。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怨杨柳”。“怨”甚么呢?从 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 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有助于加深对这个“怨”字的理解。诗意很婉曲: 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 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孤 城”里还看不风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诗意如此委婉深厚, 而诗人意犹未足,又用“不须”宕开,为结句蓄势,然后以解释“不须”的原 因作结。 意思是: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黄生《唐诗摘抄》云:“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 金闺万里愁’,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与此并同一意, 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写景雄奇壮 阔,抒情含蓄深永,正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含蓄深永的诗是可以从多方面理解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此诗言 恩泽不及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李锳《诗法易简录》进 一步指出: “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从唐人薛用弱《集异记》所载,“旗亭画壁”故事看,这道诗脱稿不久, 已传遍四方,推为绝唱。

       回答者:wnc7188 - 护国法师 十四级 3-5 06:19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并州(今山西太原市)人。曾官文安县(今属河北)尉。其边塞诗与王昌龄、高适等齐名。现仅存绝句六首。

       这是一首雄浑苍凉的边塞诗。“凉州词”,凉州歌的唱词。《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载有《凉州歌》,并说明是玄宗开元年间西凉府都督所进。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这首诗豪迈奔放的歌声,把我们带到祖国大西北的壮丽山川面前。诗中描写的西北边疆之美,绝不同于江南水乡柔媚明丽之美,而是一种高远的美,粗犷的美,足以令人精神世界升华的美,使人感到自己力量存在的美。这种美使人立即感到历史和未来,立即感到永恒和无穷。最能表达这种美感的是诗的前二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源远流长,一泻千里。远远望去,只见它蜿蜒曲折,奔流于万山丛中。它仿佛由天上流来,又仿佛流向天外。“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诗人真实的感受。李白不是也有过“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吗?这绝非偶然的巧合。在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诗人眼前所见到的似乎只有两件事物:地上奔涌的黄河与天空浮动的白云。诗人全神贯注,空旷而绝无寂寞之感。黄河、白云,色彩对照明丽。水在流,云在飞,使人感到宇宙的脉搏与呼吸。

       稍稍将目光转移, 诗人看到了天地间别的景物。“一片孤城万仞山”。对此仍是那样地强烈。城是“孤”的,是“一片”,山则众多,高达万仞。山之高,更显出城之小,山之众,愈见其城之孤。通过这一对比描写,祖国西北边塞的雄奇广袤之美显现出来了。

       诗人在上两句用这么大的魄力写景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为了写景中之人,寄寓自己对这广袤的边塞之中的人事的深沉感慨。这就是诗的后两句的内容。羌笛,是西北边疆富有地方色彩的乐器。当羌笛的声音随风传来《杨柳枝》那熟悉的旋律时,诗人的情绪激越了。笛声充满了哀怨之情,在寂寥的山野间萦绕。那是戍边的军士在吹奏送别曲吧。他们曾经在这催人心碎的乐声中,告别了亲人,踏上漫漫的征途。现在,只要吹起这支曲子,他们的眼前仿佛会立即浮现妻儿的泪眼,慈母的愁容。但是诗人劝慰他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你们何必借《杨柳枝》来抒发满腔的幽怨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过玉门关的。这两句,写边地的荒寒和征人的怨情,情调转为忧伤。但这种忧伤不是一般悲抑低沉的哀叹,而是暗含讽刺之意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可见诗人的真意并不在于夸张塞外的荒寒,说那里没有春风,而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关心征人的生活,对于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不给予一点温暖。

       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二者统一于短短的四句诗中,引人遐想,耐人寻味,使人对盛唐边塞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全诗句句精采,情景交融,妙绝千古。

出征前的豪言壮语诗句

       《从军行》共有七首,译文依次如下:

       其一:在烽火台的西面高高地耸立着一座戍楼,在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万般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其二:军中起舞和伴奏的琵琶不断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我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他乡的忧伤和相思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惆怅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连绵起伏的长城。

       其三: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起伏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尸骨带回故土,不能让士兵们为战友们伤感痛哭啊。

       其四: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的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和玉门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黄沙万里中,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将士身上的盔甲,而他们依然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其五: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烈战队,刚才还在交战,现在就传来俘获敌军首领的消息。

       其六: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高高地悬挂着一轮秋月。边境传来紧急的军情,皇上连夜传诏将军,赐予尚方宝剑令将军去领兵杀敌;将军辞京奔赴前线,很快就能大获全胜了。

       其七: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

扩展资料

       作者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王昌龄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一生创作将近200首诗作,留下来的有181首。在他为数不多的诗作中,送别诗有五十二首,占了四分之一左右。七绝七十四首占盛唐的绝句的六分之一。有《王昌龄集》留世,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他的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诗风和诗境影响着中唐的皎然;同时,他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的作品。

       百度百科-从军行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译文: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2、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清代徐锡麟《出塞》

       译文: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3、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唐代卢照龄《战城南》

       译文:将军骑马出了紫塞长城,去与驻扎在乌贪的冒顿作战。

       4、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唐代杨炯《从军行》

       译文: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5、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唐代李白《胡无人》

       译文:这时,朝廷派出威猛如霍嫖姚一样的将军,率领三十万战士出征迎敌。

       6、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唐代高适《燕歌行》

       译文:军队擂击金鼓,浩浩荡荡开出山海关外,旌旗连绵不断飘扬在碣石山间。

       7、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明代朱厚熜《送毛伯温》

       译文:将军你争伐南方,胆气豪迈无比,腰间的钢刀如同一泓秋水般明亮。

       8、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唐代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译文:誓死要横扫匈奴个个都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

       9、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六》

       译文: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10、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

       译文: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

       好了,关于“从军行七首其四翻译”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从军行七首其四翻译”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